IE8 如何判断文档模型
作者:puterjam 日期:2010-03-03
首先给出一组数据

● 有19% 的站点用了严格型的标准来设计(非常好的数据,得感谢默默无闻在前线工作的页面重构同学们)
● 有 14% 的站点用了http头和 X-UA-Compatible 把IE打回IE7的模式
● 有 41% 的站点用了Doctype让IE8使用标准模式(这里指的是,大家常用的过渡型)
● 很不幸还有 26% 的站点使用了Quirks 模式....
看IE8是如何自我感觉良好的?
作者:puterjam 日期:2009-06-19
微软发布了IE8和其他浏览器的功能对比图。当然微软不敢放出性能对比的。
不过这个功能对比图也实在够YY的。
http://www.microsoft.com/windows/internet-explorer/get-the-facts/browser-comparison.aspx
我们简单来分析看看。
IE8下暂时成为鸡肋的好方法
作者:puterjam 日期:2009-06-09
IE8虽然在很多方面还比不上其他浏览器,但是其实也是有进步的。只是由于用户的庞大和兼容性的问题,导致IE的发展非常缓慢。IE8做了很大改动但是这些改动对用户来说可有可无。技术上有价值,但是用户往往不会关注技术价值。下面提到的一些接口也因为渲染的设计上暂时会给开发带来额外的兼容逻辑。
JSON
JSON 是一个很好的native json parse接口,但是在IE8下,我们到页面如果是IE7模式,或则兼容模式,将无法使用JSON.parse接口来parse json 字符串。
Internet Explorer 8 User-Agent
作者:puterjam 日期:2009-01-10
ie8 增加了兼容模型,当我们选择不同的兼容模型后,ie8的userAgent(下简称UA)就会发生变化,UA里的 MSIE 版本号会有直接的变化。为了可以让开发更加容易判断浏览器类型。ie8在UA里增加了 Trident 的标示.
先扫扫盲,Trident 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TT,Maxthon用的是IE内核,但是IE的渲染引擎是什么呢? 和firefox,safari一样,浏览器是有自己的渲染引擎的,Trident 就是IE的渲染引擎,他是在IE4.0开始成型的。不过 Trident 这个名字没有Gecko/Webkit那么响亮,这个有点可惜。
IE8 引入跨站数据获取功能
作者:puterjam 日期:2008-06-28
今天看了一下msdn文档,发现IE8打算增加 XDomainRequest (http://msdn.microsoft.com/en-us/library/cc288060(VS.85).aspx) 跨站数据获取的接口(从文档上看,这个接口还在开发过程中)。官方的解释是 Represents a cross-domain XML request via HTTP.
Web兼容性和IE8
作者:puterjam 日期:2008-01-22
文中描述了IE6到IE8 web兼容性的发展历程,也指名了IE8在兼容性上的改动。终于心中的石头也放下了。
文章就不翻译了,看作者的总结吧
- “Quirks mode” remains the same, and compatible with current content.
- “Standards mode” remains the same as IE7, and compatible with current content.
- If you (the page developer) really want the best standards support IE8 can give, you can get it by inserting a simple <meta> element.
IE8 通过 Acid2 face 标准测试了
作者:puterjam 日期:2007-12-25

http://www.webstandards.org/files/acid2/test.html
这个测试,在firefox 下都跑得不好。但是微软的IE团队缺在上面先做了图片,IE8的标准渲染模式将能正常显示 acid2 face
原文:http://blogs.msdn.com/ie/archive/2007/12/19/internet-explorer-8-and-acid2-a-milestone.aspx